赏花之会春岩观察以巡芳未与,雨峰都督设饮重招,观察命代吟志谢①
六月颂为宪,采芑歌其犹。
贤哉石元老,既武文亦修。
脍鲤宴逐友,玱鸾靖邦仇。
须知饮御时,已具师千谋。
非以织文旆,耀彼张仲眸。
非以葱珩芾,威彼蛮荆酋。
受祉本严翼,显允征鞗钩。
我尝读二诗,得柄知其由(观察著有《读诗知柄》)。
将军镇边檄,吉甫方叔俦。
偶然值春暮,燕喜飞觥筹。
况有姚魏品,堪卜命服修。
央央旂旐色,艳与花同幽。
催以渊阗鼓,有以霆雷讴。
幕用乌章绘,矢从鱼服抽。
藉此表闲佶,要非耽嬉游。
试观五星阵,计日勤春搜。
既安表轩轾,克壮陈貔貅。
安得十斛酒,载以百两辀。
犒饮遍裨卒,肤公奏皇州。
我行愧永久,竟月寻蛮陬。
负此艳阳节,未酌花前瓯。
归来谒帅府,春尽香仍留。
解颐索匡鼎,大白为重浮。
示我诗一卷,云锦何叠稠。
要我歌一曲,请歌小雅周。
鴥彼戾天隼,云路方悠悠。
贤哉石元老,既武文亦修。
脍鲤宴逐友,玱鸾靖邦仇。
须知饮御时,已具师千谋。
非以织文旆,耀彼张仲眸。
非以葱珩芾,威彼蛮荆酋。
受祉本严翼,显允征鞗钩。
我尝读二诗,得柄知其由(观察著有《读诗知柄》)。
将军镇边檄,吉甫方叔俦。
偶然值春暮,燕喜飞觥筹。
况有姚魏品,堪卜命服修。
央央旂旐色,艳与花同幽。
催以渊阗鼓,有以霆雷讴。
幕用乌章绘,矢从鱼服抽。
藉此表闲佶,要非耽嬉游。
试观五星阵,计日勤春搜。
既安表轩轾,克壮陈貔貅。
安得十斛酒,载以百两辀。
犒饮遍裨卒,肤公奏皇州。
我行愧永久,竟月寻蛮陬。
负此艳阳节,未酌花前瓯。
归来谒帅府,春尽香仍留。
解颐索匡鼎,大白为重浮。
示我诗一卷,云锦何叠稠。
要我歌一曲,请歌小雅周。
鴥彼戾天隼,云路方悠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文武官员的春日赏花宴会,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典故展现了人物的风雅与家国情怀。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宴会背景 诗人用"六月采芑"(《诗经》典故)开篇,将宴会主人比作周朝名臣石元老,暗示这是文武双全的精英聚会。宴会上有鲤鱼佳肴、鸾铃乐声,但重点不在享乐——"幕用乌章绘"等军事元素暗示着宴会暗含练兵目的,就像五星军阵操练般严谨。
二、双重象征 1. 风雅表象:姚魏牡丹(宋代名贵品种)与旌旗相映成趣,鼓乐声中穿插着《诗经》朗诵,展现文人雅趣。 2. 军事内核:鱼服箭袋、雷霆战歌等细节揭示宴会实为战前动员,如同周代将领吉甫、方叔(周朝名将)般通过饮宴激励士气。
三、诗人情怀 后半段转为诗人自述:错过花期的遗憾("负此艳阳节")与重获知音的欣喜("解颐索匡鼎"用汉代匡衡典故)形成对比。最后以雄鹰("戾天隼")喻志向,用《小雅》周诗收尾,既赞美宴会主人的文治武功,也寄托自己报效国家的理想。
全诗巧妙融合《诗经》典故与军事意象,将寻常赏花会升华为展现古代士大夫"雅会不忘戎事"精神风貌的生动画卷。看似描写宴饮游乐,实则处处呼应着"醉卧沙场君莫笑"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