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自白马寺途中成咏

残阳半挂碧峰头,野水萦洄萧寺流。
竹绕颓垣荒径僻,苔封片石古文留。
榴花艳艳开茆屋,杨柳阴阴隐佛楼。
弄月归来扳绝磴,苍苍岚翠拂衣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夕阳下古寺归途的宁静画卷,充满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美感。

前两句用"半挂碧峰"的夕阳和"萦洄"的野水拉开画面,就像电影开场的长镜头:太阳卡在山尖,野水绕着古寺流淌,整个场景既壮丽又带着几分寂寥。

中间四句是特写镜头:倒塌的围墙边竹子疯长,长满青苔的古碑刻着模糊文字,茅屋前石榴花开得火红,杨柳荫里若隐若现的佛楼。这些意象形成鲜明对比——荒芜与生机、破败与鲜艳、世俗与禅意同时存在,就像用镜头语言在说:虽然这里荒废了,但生命依然在绽放。

最后两句是归途的沉浸式体验:踩着陡峭石阶往上爬,山间雾气轻拂衣衫。这个"拂"字用得妙,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带着草木清香的湿润雾气,把整趟旅程的感官体验都写活了。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纪录片,从远到近,从静到动,最后让读者也置身山雾中。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废墟中的生机"——破败的寺庙、模糊的古文,与怒放的榴花、茂密的杨柳形成对抗又和谐的美,暗示着时光流逝中永恒的生命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