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与友人泛舟的闲适场景,充满自然意趣和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出发前的准备:诗人像谨慎的水鸟(戒鹢)一样等待合适的溪流,与沙鸥为伴直到午后(日未西)。这里用两种鸟作比喻,既展现对自然的观察,又暗示悠闲的心境。
中间四句生动记录舟行所见:暑热被突如其来的雨化解,涨潮时水面几乎与低垂的天空相接。沿着江边竹林漫游,不知不觉就到了供奉准提菩萨的寺庙听经。这些描写将夏日特有的天气变化、水域景观与人文活动巧妙融合,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最有趣:停船时看到岸边槐柳与房屋(娄)一样高,故意用玩笑口吻"问谁子",其实是用拟人手法表现树木的茂盛。这个生活化的小细节,透露出诗人与友人同游时的轻松愉悦。
全诗就像一组动态的夏日游记镜头,既有"雨破暑烦"的畅快,又有"听经""看竹"的雅致,结尾的幽默感更添人间烟火气。诗人通过细腻观察,把平凡的泛舟活动写得清新脱俗,展现了古人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