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诞又心酸的场景:大官们按月收到精米贡品("碾䬯"指精细加工的粮食),这些粮食本是农民辛苦灌溉种出来的。但现实情况是——京城周边的麦田已经绝收,南边的豆田也急需耕种(暗示灾荒严重)。
官员们的行为充满讽刺:他们像古代用玉璧祭祀求雨一样装模作样("璧祷"典故),却对百姓疾苦充耳不闻;灾荒当前还大快朵颐吃着猪肉("彘尝"),完全不顾民间饥荒。
最后两句最扎心:诗人自嘲曾经笑话"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那个问饥民为什么不吃肉粥的昏君),如今自己面对灾情却同样无能为力,惭愧得连饭都咽不下去。全诗用对比手法,把官员的奢靡与百姓的苦难并置,揭露了封建官僚的虚伪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