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菱塘》描绘了一幅夏日荷塘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自然之趣和隐逸情怀。
前两句"含机绿锦翻新叶,满匣青铜莹古花"用巧妙的比喻写荷叶荷花。把荷叶比作"绿锦",说它们在微风中像织锦一样翻动;把荷花比作"青铜器",形容它们像古铜器一样泛着温润光泽。这两个比喻既新颖又贴切,让常见的荷塘景色顿时有了独特的质感。
后两句"最爱晚来鸥与鹭,宿烟翘雨便为家"转向写水鸟。诗人特别喜爱傍晚归来的鸥鹭,它们在烟雨朦胧中随意栖息,把荷塘当作自己的家。这里透露出诗人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像水鸟一样,不需要固定的居所,大自然处处可为家。
整首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诗人通过观察荷塘里的一草一鸟,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他用清新的语言告诉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往往就是这些简单自然的时刻。荷塘不仅是风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象征——像荷叶般舒展,像水鸟般自在。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