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归山卷子

蔑俗薄功利,束书归旧山。
羊肠天坦夷,比足世路艰。
蹇子越时网,倦翼尚知还。
疲驴愧骏骥,犹可代跻攀。
山阔烟雾稠,如凌青冥间。
云梯一万丈,举手傍天关。
拂我三珠树,秋花正斑斑。
徒侣希世俦,群侪美令颜。
泠风挹仙气,内视有馀閒。
返真吾庐下,始慨昔非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厌倦世俗、回归自然的隐士形象,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诗人开篇就说自己看不起世俗的功利,收拾书本回到故乡的山林。他觉得世间的路艰难曲折,就像羊肠小道一样崎岖,而自己像一只疲惫的鸟,终于飞回了家。虽然自己像一头瘦弱的驴,比不上骏马,但至少还能爬山涉水,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进山后,他看到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山高得像是直通天际,伸手就能碰到天。山中的树木开着斑斓的秋花,身边的同伴都是超凡脱俗的人,气质高雅,容颜美好。在这里,他能感受到清冷的仙气,内心宁静自在。最后,他感慨道:原来回归本真、找到内心的安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生动的比喻(如“羊肠天坦夷”“疲驴愧骏骥”)和鲜明的画面感(如“山阔烟雾稠”“云梯一万丈”),让读者感受到山林的壮美和隐逸生活的自由。诗人通过对比世俗的艰难和山林的宁静,表达了对简单、真实生活的追求,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