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既霁将儿辈登多稼亭

一霎滂沱一霎晴,檐间点滴尚残声。水将树影乱揉碎,月与日光相对明。

试数六宵还五雨,坐令夏热作秋清。儿曹小住休归去,更听风蝉子细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自然美景图,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感悟。

首句“一霎滂沱一霎晴”,形象地描述了一场短暂的暴雨。暴雨突然来袭,倾盆而下,很快又云开雾散,雨过天晴。这句诗直接点明了天气的多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接下来的两句,“檐间点滴尚残声。水将树影乱揉碎,月与日光相对明。”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景象。檐下的滴水声依然回响,雨后积水与树影交织,形成了斑驳陆离的光影。随着雨停,月亮和太阳的光亮交汇,使得周围的环境更加明亮。这几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幅雨后清新明亮的画面。

“试数六宵还五雨,坐令夏热作秋清。”这两句诗承接上文,转而描述气候的变化。诗人通过计算,描述了近期雨水频繁,使得夏日的炎热逐渐消退,仿佛变成了秋天的清凉。这种由热变凉的转变,不仅是气候的变化,也给诗人心中带来了凉爽与宁静。

最后一句“儿曹小住休归去,更听风蝉子细鸣。”则是对孩子的劝告,希望他们不要急于离开,而是在亭中多留一会儿,听风中蝉鸣的声音。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留恋,也透露出对家人陪伴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的小确幸的珍视与享受。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