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龟溪道中漫游时,被自然美景深深吸引、流连忘返的心情。
前两句写作者为了远离世俗繁华,追求幽静美景,多次划着小船在晴空下漫游。"漾钓槎"(划着小船)这个动作,暗示了作者悠闲自在的探索状态。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沿途所见:晚霞中野鸭成群归巢,雪白的鹭鸟像列队一样飞向沙滩栖息;连绵的青山映着天空显得格外秀丽,但繁花太多反而破坏了这份纯净;远处的树林像一幅水墨画,却又担心雾气会遮住它的美。这些描写既有宏观的山水,又有细节的飞鸟,通过"嫌花杂""怕雾遮"这种拟人化的担忧,微妙地表达了作者对完美景色的珍视。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不是不想回家,实在是眼前这烟霞美景太迷人,让人舍不得离开。一个"贪"字俏皮地透露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把整首诗升华成对美好事物的热烈追求。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风景纪录片,既有"霞光野鸭""白鹭沙滩"这样的动态镜头,又有"远山树林"的静态画面,最后用"舍不得走"的内心独白作结,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发现美景的惊喜和沉醉。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