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药亭偕蒲衣赴车陂荔枝之约余病新愈惮暑不果往却还新塘舟中寄怀兼柬车陂诸子

郭东收雨水新澄,只尺溪桥不共登。林岫未忘多病客,鹭鸶闲似少年僧。

楼开静沼难为画,荔擘红衣不让冰。想到山堂今夜短,几人吟共一窗灯。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因病未能赴约,在归途舟中怀念友人、感慨人生的心情。

前两句写雨后溪水清澈,近在咫尺的溪桥却因自己生病无法与友人同登。这里用"只尺"(一尺之遥)强调距离之近与遗憾之深。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心境:山林还记得多病的自己,白鹭却悠闲得像年轻僧人——用自然的永恒对比人生的无常。推开窗户,平静的池塘美得难以入画;剥开荔枝,红艳的果肉比冰雪更晶莹——通过两个"难"字(难为画、不让冰)突出眼前景色的极致美好。

最后两句是情感升华:想到今夜友人们在山上聚会吟诗,共享一盏灯的温馨,而自己却独自在舟中。用"今夜短"暗示欢聚时光短暂,更反衬出自己错失良机的怅惘。

全诗妙在将病中人的细腻感受与自然景物完美融合,没有直接说"遗憾",却通过清澈溪水、悠闲白鹭、绝美荔枝等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最后虚拟的"一窗灯"场景,更是留下了温暖的余韵。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