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拳石菖蒲这种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美丽景象。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1. 第一句:"岩泉噀洒著根纤" - 岩石旁边有泉水,泉水像喷洒一样滋润着菖蒲的根部。这里用泉水喷洒形容水源的充足,显示出菖蒲生长环境的湿润和优美。
2. 第二句:"拳石相依自纠缠" - 拳石是指形状像拳头一样的石头。这首诗中的拳石与菖蒲相互依傍,彼此纠缠,形象地描绘了菖蒲生长在岩石间的情景,显得生命力顽强。
3. 第三句:"土叶渐除青带冗" - 菖蒲的叶子原本是带有一些冗杂的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冗杂的叶子被逐渐去除,只剩下清新的青色。这里描绘了菖蒲的成长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变得愈发清新美丽。
4. 第四句:"细茎初发绿毛鲜" - 小小的茎刚刚冒出,上面覆盖着新鲜的绿色。这句描绘了菖蒲幼苗期的生机盎然,嫩绿的颜色显得格外清新。
5. 第五句:"一尘不许溷幽雅" - 这句强调菖蒲的高洁和清雅,连一点尘埃都容不下,显得非常纯净。这里赞美了菖蒲的纯洁和高雅品格。
6. 第六句:"百草谁能并洁娟" - 问谁能与菖蒲的高洁美丽相媲美?这是一种对菖蒲的赞美,表现出菖蒲的独特魅力和卓越品质。
7. 第七句:"日课苍头注新汲" - 每天给菖蒲浇水,让菖蒲保持新鲜。这里的“苍头”指的是园丁,表现出人们对菖蒲的精心照料。
8. 第八句:"要移林壑在庭前" - 诗人希望将菖蒲的美丽景色搬到自己的庭院前,希望能时时观赏。表现出诗人对菖蒲的喜爱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拳石菖蒲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的细致描绘,以及对其高洁品质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纯净之物的热爱。
徐侨
(1160—1237)婺州义乌人,字崇甫。早从学于叶邽。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调上饶主簿,始登朱熹之门,熹称其明白刚直,命以“毅”名斋。入为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兼吴、益王府教授。直宝谟阁、江东提点刑狱,以忤史弥远劾罢。理宗端平初被召,迁秘书少监、太常少卿。入觐,手疏数千言,上劘主阙,下逮群臣,无所回隐。进工部侍郎。因疾乞休,以宝谟阁待制奉祠。卒谥文清。有《毅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