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

城外春风吹酒旗,
行人挥袂日落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
唯有垂杨管别离。

现代解析

这首《杨柳枝》用简单生动的画面,写出了离别时的不舍与深情。

前两句描绘了一个送别的场景:城外春风吹动着酒馆的旗子,夕阳下远行的人挥动衣袖告别。这里用"酒旗"和"日落"两个意象,既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又渲染出淡淡的愁绪。春风本是温暖的,但配上离别的画面,反而更显惆怅。

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长安路上有无数树木,但只有垂柳最懂得离别的滋味。这里用"无穷树"和"唯有"形成对比,突出垂柳的特别。古人折柳送别的习俗,让杨柳成了离别的象征。诗人不说人舍不得离别,而说杨柳"管别离",用拟人手法让杨柳也有了感情,显得更加含蓄动人。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通过春风、酒旗、落日、杨柳这些日常景物,把离别时那种说不出的愁绪,化作一幅触手可及的画面,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份依依不舍之情。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