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翠麓寺呈伯强寺丞

曩时曾作家山游,亭有翠麓排新幽。
疏轩密牖竹锵戛,烈风劲雨松飕飗。
呀然出户瞰山足,屹然数竿围上头。
扫除云峰耸客步,煎煮锡水供茶瓯。
我时既合众宾饮,醉岸山帻心迟留。
山僧领我丐诗榜,诗未脱吻惊旋辀。
四方环走倏已晚,十载负约今方酬。
珍蓝增葺想胜旧,我已白首縻藩州。
何当一赋归去来,再款岩室空披搜。
吾宗道人正嘉遁,摆脱世上无穷忧。
欣逢主人贤且令,泉石笑傲都相求。
上人洒扫莫暂闲,行行逆我西来舟(元陈世隆《宋诗拾遗》卷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回忆十年前游览翠麓寺的经历,并表达对重返故地的向往。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水与人文交融的画卷。

开篇作者先回忆过去游览翠麓寺的情景:新建的亭台掩映在幽静山林中,竹叶在风中沙沙作响,松树在暴雨中摇曳生姿。推开窗户就能俯瞰山脚,抬头可见几株高大的树木环绕山顶。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寺的清幽景致。

中间部分转入人情往事的回忆。作者记得当时与友人共饮,醉后披着山巾迟迟不愿离去。寺僧请他题诗留念,诗还没写完就要匆匆告别。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文人雅集的闲适与遗憾。

最后作者抒发感慨:十年过去,自己已是白发老人,却仍羁绊在官场。他渴望像陶渊明那样归隐山林,再次探访这座寺庙。诗中提到"吾宗道人"(可能指寺中高僧)逍遥自在,寺主贤明好客,都让他更加向往。

全诗最动人的是对比手法:十年前的美好记忆与现在的仕途羁绊形成反差,山寺的清幽与官场的烦扰构成对照。语言虽朴实,但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真挚的情感流露,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怅惘。最后"行行逆我西来舟"一句,更是将期盼重返故地的心情表达得含蓄而深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