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呈富相风筝》用放风筝的场景,暗喻官场浮沉的道理,语言生动又充满智慧。
前两句写风筝高飞的景象:秋风吹送,风筝直冲云霄,全国百姓都仰头观看。这里用"一击入云"形容风筝起飞时的迅猛,暗指人在仕途初期平步青云的得意。百姓"仰面观"则暗示高位者被众人瞩目的状态。
后两句笔锋一转,发出警示:风筝啊,你飞得再高也别拽着线想冲更高,万一突然断线,想收都收不回来。诗人用"丹霄"(高空)比喻权力巅峰,"索線"暗指贪求更高官位,"势断"则警示失势风险。就像放风筝,飞太高容易失控,官场得意时更要懂得适可而止。
全诗妙在将放风筝的日常场景,转化为官场生存的深刻哲理。没有说教,却通过风筝线这个具体意象,让人瞬间明白"高处不胜寒"的道理。即使不懂典故的读者,也能从风筝的遭遇中,体会到人生进退的智慧。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