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文人形象,语言清新又充满想象力。
前两句写的是日常生活:诗人每天对着黄山("黄峰")内心宁静,弹琴时琴声像山涧泉水一样清透。这里用"泻"字形容琴声流动感,画面立刻鲜活起来。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展现人生选择:不羡慕朝廷里穿红袍的官员("绛阙仙曹"),反而怀念山中砍柴的老翁。接着用琥珀、珊瑚这些珍贵物品作比喻——琥珀像树汁凝结在崖上,珊瑚像玉树长在海中,暗指美好事物往往诞生于自然而非宫廷。
最后两句提到"元舆"(可能指友人)羡慕诗人的才华,鼓励他尽情施展文采,像汉代作家那样写出《两都赋》那样的雄文。这里的"两京"借古喻今,暗示诗人有实力创作震撼文坛的作品。
全诗核心是通过"朝廷vs山林"、"人工vs自然"的对比,表达了不慕权贵、寄情山水的志趣,同时暗含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信。比喻生动(琴声如泉、琥珀似琼脂),读来既能感受到山居生活的惬意,又能体会到文人骨子里的傲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