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短诗虽然只有五个字,却像一幅留白的山水画,给人无限想象空间。
"晚来"两个字点明了时间——黄昏时分,这个时刻本身就带着一种朦胧的诗意。夕阳西下,光线渐暗,世界开始变得柔和,人的心情也容易变得敏感。
"供望眼"三个字最妙。"供"字用得巧妙,仿佛眼前的景色是特意为观赏者准备的礼物;"望眼"则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远方,让人不禁好奇:诗人究竟在看什么?是远山、归鸟、江流,还是等待的某人?
整首诗的精妙在于它什么都没说透,却激活了读者的感官。我们仿佛和诗人一起站在暮色中,视线随着他的目光延伸,心中涌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可能是宁静,可能是思念,也可能是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伤。这种留白艺术,让每个读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共鸣。
释晓莹
释晓莹,字仲温,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退居罗湖(今江西临川东北。时,撰在《罗湖野录》一书。理宗绍定间释绍嵩作《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收有晓莹大量断句,惜全诗已佚。事见《罗湖野录》序、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