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出大明门

日华丽高阁,风光媚轻尘。
喧喧车马动,蔼蔼岁年新。
花柳回芳甸,关山念远人。
履端逢泰运,大飨卜明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都城南京的繁华景象和节日氛围,同时透露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全诗语言明快,画面感强,情感真挚。

前四句写景:阳光照耀着华丽的楼阁,微风吹拂着轻盈的尘土。车马喧闹,街道热闹非凡,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里用"日华丽高阁"、"风光媚轻尘"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都城春日图。

中间两句抒情:看到盛开的花柳环绕着郊野,不禁想起远方的亲人。这里"花柳回芳甸"继续写景,而"关山念远人"则突然转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最后两句写时令:正逢新年伊始,国运昌盛,朝廷正在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履端"指新年开始,"泰运"指国运昌盛,"大飨"指隆重的祭祀。这两句既点明了时间背景,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繁荣的欣慰之情。

整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 1. 对比手法:前四句的热闹与中间两句的思念形成鲜明对比 2. 画面感强:通过"日华"、"轻尘"、"车马"等意象营造出立体画面 3. 情感真挚:在繁华景象中自然流露出对亲人的思念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热闹的节日里,人们也会因为某些景物而触动思亲之情。这种情感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