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尊位于陕州(今河南三门峡)的铁牛雕像,用生动的拟人手法传递出深刻的精神内涵。
前两句"尾在黄河北,头枕黄河南"用夸张的空间描写,展现铁牛横跨黄河的雄伟姿态。铁牛实际是镇河神兽,这里通过"头尾分跨两岸"的想象,突出其守护黄河的磅礴气势。
后两句笔锋一转,赋予铁牛人性化的特征。"善财无鼻孔"表面说铁牛没有呼吸的鼻孔,实则暗喻它不贪恋世俗财物;"依旧向南参"写铁牛始终面朝南方(传说中善财童子参拜观音的方向),象征着坚定不移的修行之心。
全诗妙在将冰冷的铁器写活:既保持镇河神兽的威严,又赋予它修行者的品格。通过"无鼻孔却参拜"的矛盾设定,传递出"不为外物所动,专注内心修行"的哲理。这种把实用器物诗意化的写法,展现了古人"万物有灵"的浪漫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