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阻风四首 其三

海内无如此壮游,高风木落洞庭秋。青山半在波中出,白浪浑如天上流。

骚思难寻澧浦佩,客程频望岳阳楼。江河远客情何似,浩想希文独未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洞庭湖遭遇大风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壮阔与豪情。

前两句"海内无如此壮游,高风木落洞庭秋"直接点明主题:在中国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壮观的旅行了,秋风劲吹,树叶飘落,洞庭湖的秋天格外壮美。这里用"壮游"二字定下全诗豪迈的基调。

中间四句是精彩的景物描写:"青山半在波中出"写湖中青山若隐若现,像是从波涛中钻出来;"白浪浑如天上流"形容浪花翻腾,仿佛从天而降的银河。这两句用夸张的比喻,把洞庭湖风浪的壮观景象写得活灵活现。后两句提到"澧浦佩"(屈原典故)和"岳阳楼",既表达了对古人的追思,又展现了旅人频频眺望的急切心情。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远行的游子心情如何?就像那浩渺的江水一样起伏不定,不禁让人想起范仲淹(字希文)"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这里用"浩想"二字,既指思绪如湖水般浩荡,也暗含对忧国忧民精神的追慕。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洞庭湖的惊涛骇浪不仅是眼前景,更成为诗人豪迈气概和忧思情怀的写照。特别是"白浪浑如天上流"的比喻,既形象又富有想象力,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洞庭湖的壮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