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古代文人在现实与理想间的矛盾心理。
前两句"逢人怕作宣明面,为米误折渊明腰":
- 第一句说诗人害怕在人前摆出虚伪客套的表情("宣明面"指装模作样的脸色)
- 第二句说为了生计不得不低头("渊明"指陶渊明,这里借指清高品格,"折腰"指屈身事人)
- 这两句生动展现了既要保持文人骨气,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的矛盾
后两句"光阴客里深相忆,泉石家山特见招":
- 在异乡漂泊时格外想念家乡("客里"指作客他乡)
- 家乡的山水("泉石")一直在召唤自己回去
- 表达了游子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全诗魅力在于:
1. 用"怕作...误折"这样口语化的表达,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作者的纠结
2. "泉石家山"四个字就勾勒出令人向往的田园画卷
3. 把文人"要面子"和"要吃饭"的矛盾写得特别真实,没有刻意美化
本质上是在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心里始终惦记着回家种田。这种"打工人的乡愁"古今相通,容易引起共鸣。
黄彦平
宋洪州分宁人,字季岑,号次山。黄庭坚族子。徽宗宣和间进士。钦宗靖康初,坐与李纲善贬官。高宗建炎初仕至吏部郎中,出提点荆湖南路刑狱,旋主管亳州明道宫。南渡后数上札子论事,多所建白,其论赏罚一疏,持论尤为平允。有《三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