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高雅的茶会场景,充满了宋代文人生活的精致感。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人物与场景:诗中"使华金掌"指代一位身份高贵的官员(可能是茶务主管),"红云"暗喻皇帝身边。后文提到"龙井"洗茶、"凤山"来客,说明这是一场有高级官员和文人参与的品茶会,地点可能在产茶的北苑。
2. 品茶细节:诗人用"膏翻玉雪"形容茶汤像白玉般纯净,"团香帖"指茶饼的香气。最有趣的是"味笃金兰共酒杯",说好茶的味道让知己好友都放下酒杯改喝茶了,侧面反映了宋代茶文化逐渐取代酒文化的趋势。
3. 深层寓意:结尾提到"计相"(财政官员)和"东台"(官府),暗示这场茶会不仅是休闲,还带有汇报工作的性质。诗人通过品茶这件雅事,展现了宋代官员将公务与文化生活完美结合的特质。
全诗妙在把日常的品茶写得既风雅又务实,茶叶的清香、茶具的精美、宾主的融洽都跃然纸上,让人仿佛穿越回宋代,亲眼目睹那场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文人茶会。
赵汝腾
赵汝腾(?-1261年),字茂实,号庸斋。居福州(今属福建)。生年不详,卒于宋理宗景定二年。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历迁籍田令。如试职馆,授秘书省正字。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入奏前后奸谀兴利之臣,很是切直。后官终翰林学士承旨。汝腾着有庸斋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宋太宗八世孙,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官差主管礼、兵部架阁,迁籍田令。累官权工部尚书兼权中书舍人。不久被罢免。又用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拜翰林学士。晚年号紫霞翁,景定二年(1261年)卒。谥忠靖。着有《庸斋集》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