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壁图

雨涩苍崖墨色鲜,长安犹自犬羊膻。
试临旧刻思天宝,末上先题十四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壁画,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句"雨涩苍崖墨色鲜"用雨水冲刷山崖的意象,暗示历史长河的冲刷让壁画依然鲜明。这里的"墨色鲜"既指壁画颜色清晰,也暗喻历史记忆深刻。

第二句"长安犹自犬羊膻"直指现实。长安作为古都,现在却被外族(犬羊)占据,空气中弥漫着异族的气息。这里用嗅觉感受来表达亡国之痛。

第三句"试临旧刻思天宝"写作者面对壁画,追忆盛唐时期的天宝年间。天宝是唐玄宗年号,代表唐朝鼎盛时期,与眼前的衰败形成对比。

末句"末上先题十四年"最耐人寻味。表面看是说壁画题记的时间,实际暗指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全诗通过"壁画"这个小切入点,将历史记忆与现实感受巧妙结合。作者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意象的对比(鲜活的壁画与衰败的现实,盛唐的回忆与外族的统治),让读者感受到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忧国之情。这种借古讽今、以小见大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