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泳翔留别台南诸友原韵之ㄧ(为乙未(1895)诗作。)

文坛犹记竹溪西,一队鞭丝帽影齐。
南国香销名士尽,杜鹃休向耳边啼。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于1895年,是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感怀之作。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1. 开篇的"竹溪西"不是简单的地名,而是暗喻着当年文人雅士们聚会吟诗的盛况。用"一队鞭丝帽影齐"这样生动的画面,让我们仿佛看到一群意气风发的读书人骑马并行的潇洒身影。

2. "南国香销"用花香消散来比喻人才凋零,这里的"香"既指实际的花香,也暗指文人雅士的风采。说"名士尽"不是真的所有人都离世了,而是表达那个风雅的时代正在消逝的伤感。

3. 最后一句的"杜鹃啼"用得特别巧妙。杜鹃鸟的叫声在古诗中常代表哀愁,作者说"休向耳边啼",其实是反衬自己内心已经充满离愁,连鸟叫声都听不得了。

4.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美好的事物终将逝去"的无奈感。通过回忆往昔的热闹,对比当下的冷清,让读者也能感受到时代变迁中那份淡淡的忧伤。看似在写朋友离别,实则寄托了对整个文人雅集时代落幕的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