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园亭中的闲适场景,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琅玕百尺漫摇风,石榻闲吟日可中":高高的竹子随风轻轻摇摆,诗人躺在石榻上悠闲地吟诗,不知不觉已到正午时分。这里用竹子摇动和诗人吟诗两个动态画面,勾勒出一个悠闲自在的夏日午后。
后两句"黄鸟自来还自转,绿阴谁惜又谁同":黄莺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浓密的树荫下却无人共享这份清凉。诗人通过黄莺的自由与人的缺席形成对比,隐隐透露出一种知音难觅的孤独感。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简单的自然景物(竹子、石榻、黄鸟、树荫)构建出鲜活的夏日画面
2. 通过"闲吟"的动作和"自来自转"的鸟儿,展现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3. 最后一句转折,在闲适背后暗含一丝无人同赏美景的寂寞
4. 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个静谧的夏日午后
这种闲适中带着淡淡孤寂的情感,正是古代文人典型的生活写照和心境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