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洛阳寺壁

杉松倒涧雪霜乾,屋壁麝煤风雨寒。
我亦平生有书癖,一回入寺一回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寺幽深、岁月沧桑的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

前两句写景:寺中的杉松倒映在涧水中,枝干上残留的雪霜已经干涸(说明是冬去春来的时节)。寺庙墙壁上的墨迹(麝煤指墨)在风雨中显得格外清冷。这两句通过"倒涧雪霜"、"风雨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古朴清寂的意境。

后两句抒情:诗人说自己平生最爱读书("书癖"就是爱书成痴的意思),每次来到这座寺庙都要细细观赏(可能是指看寺中的碑文或题壁)。"一回入寺一回看"用重复的句式,生动表现出诗人对书籍文物百看不厌的痴迷。

全诗妙在将萧瑟的寺庙景象与炽热的求知欲望形成鲜明对比:外在环境越是清冷,越能反衬出诗人内心对知识火一般的热情。这种在古朴环境中寻得精神享受的生活情趣,正是古代文人雅士的典型写照。

李建中

(945—1013)宋京兆人,字得中。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累官太常博士,曾表陈时政利害,序王霸之略,得太宗嘉赏。历知曹、解、颍、蔡四州。恬于荣利,好吟咏,每游山水,留题自称“岩夫民伯”。善修养之术,奉命参预校定《道藏》。官终判太府寺。善书札,行笔尤工,多构新体。好古勤学,多藏古器、名画。有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