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静、人迹罕至的画面,充满了禅意和自然的灵性。
开头两句写景:松树高大茂密,树下是冰冷的白石;小路偏僻,很少有人走过。这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暗示这里远离尘嚣。
中间四句聚焦人物和细节:诗人抬头看见山顶有个孤独的僧人在采药归来。云雾缭绕着他的拐杖升起,连鸟儿都不飞上这座山。这些描写突出了山的高峻和环境的幽静,僧人独自采药的身影更显出修行者的超脱。云雾"从杖起"的想象很生动,仿佛连云雾都追随着僧人。
最后两句写声音:傍晚时分传来一声清脆的磬响,引得山中的猿猴前来叩门。这个结尾很有画面感,磬声打破了寂静,却又引来了另一种自然的回应,人与动物、声音与寂静形成有趣的互动。
整首诗用简单自然的语言,通过视觉(松、石、山、僧)、听觉(磬声)和想象(云雾、猿猴)的描写,营造出一个远离尘世、充满禅意的深山景象。最打动人的是那份超然物外的宁静,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僧人采药、猿猴叩门这些细节,都让这个幽静的世界显得生动而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