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郭舟中同丁敬身汪西颢王麟徵作(以下甲寅)

扁舟望皋亭,浅绛色渐分。
回首稽留山,馀雪黏空云。
乃知向背殊,诸峰若离群。
松阴结春霭,冷趣弥氛氲。
同游得三子,勇若张吾军。
遥拜杜子恭,栖隐尊昔闻。
不测古人意,岂异今所云。
清言各未已,村钟殷微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泛舟的宁静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同游的雅兴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开头四句像用淡墨勾画的风景速写:小船驶向皋亭山,天边浅红色晚霞渐渐晕染开来。回头望稽留山,未化的残雪像黏在空中的云朵。诗人通过"向背殊"的观察角度,巧妙写出群山错落的美感——换个角度看,山峰就像各自离散的群体。

中间部分笔触转向游玩的趣味:松树阴影里凝结着春日的雾气,清冷的景致反而让氛围更浓郁。三位同游的友人被比作"增援部队",这个幽默比喻让文人雅集顿时有了沙场点兵的豪气。提到东晋隐士杜子恭,流露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憧憬。

最后六句是充满哲思的闲谈:诗人认为古今隐士的心意难以揣测,但今人所说的隐逸情怀与古人并无不同。直到村中晚钟响起,暮色微茫时,他们仍沉浸在清雅的谈话中。全诗以景启情,由情入理,在山水清音与友人清谈间,完成了从自然之美到精神共鸣的升华。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