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沧州城

渤海高人去,仙台古迹存。
风沙吹不断,天地与同昏。
野水添新绿,空烟集暮村。
故园桑柘里,怅望欲销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沧州城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内心的孤寂。

前两句"渤海高人去,仙台古迹存"是说:曾经居住在这里的隐士高人已经离去,只留下仙台这样的古迹。这里用"高人"和"仙台"暗示这个地方曾经有过不凡的人物和历史。

中间四句写眼前景色:"风沙吹不断,天地与同昏"描绘了风沙漫天的景象,天地都显得昏暗;"野水添新绿,空烟集暮村"则写野外溪水泛着新绿,暮色中炊烟在荒村上空聚集。这些景物描写既真实又带着诗人的主观感受,营造出一种苍茫寂寥的氛围。

最后两句"故园桑柘里,怅望欲销魂"直接抒发情感:望着远方故乡的方向(桑柘是故乡常见的树木),诗人感到极度忧伤。这里的"销魂"形容悲伤到仿佛灵魂都要消散的程度,强烈表达了思乡之情。

整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 1. 用简洁的景物描写营造意境,如"风沙"、"暮村"等意象生动传神 2. 通过古今对比(高人已去、古迹犹存)引发感慨 3. 由景入情,最后点明思乡主题,情感真挚动人 4. "天地与同昏"等句既写实又带有象征意味,暗示诗人内心的阴郁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朴素的语言,通过对寻常景物的观察,表达了每个人都能理解的思乡之情,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登高望远时的孤独与惆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