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欲访景升先寄》用轻松幽默的笔调,描绘了作者想去拜访友人景升前的心理活动,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首句“隐庐早学蜗牛样”说自己住的地方像蜗牛壳一样小巧简陋,带点自嘲的意味,暗示自己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
第二句“讲肆仍将马队邻”写自己讲学的地方紧挨着马队(可能指喧闹的市井),用幽默的方式表达环境嘈杂,但自己依然能静心治学,体现了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
第三句“北望乌衣才一曲”提到“乌衣”,可能借指景升住的地方(乌衣巷是东晋贵族聚居地,这里可能代指友人的高雅居所),说远远望去,友人的住处就在不远处,流露出向往之情。
最后一句“拟携联简就书筠”写自己打算带着联句(诗文)和竹简(可能指书信或礼物)去拜访友人,表现出对这次见面的期待,也体现了文人之间以诗文会友的风雅。
整首诗语言平实却富有生活气息,通过蜗牛壳、马队等接地气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幽默豁达的性格,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既有对清贫生活的自得其乐,也有对知音相聚的向往,读来亲切自然。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