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稷园独步

晴昼园亭见杂花,曲阑回合柳丝斜。
茗柯自惜仙都乐,燕幕空哀国论哗。
尽遣世儿疑踯躅,渐看贞柏剩槎枒。
樊笼侧睨怜雏鹤,华表春深岂忆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暮春时节在稷园独自漫步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含蓄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前两句写景:晴朗的白天,园中亭台边开着各种杂花,曲折的栏杆旁柳丝低垂。画面宁静优美,但"杂花"和"斜"字隐约透露出春天将尽的惆怅。

中间四句转入抒情: "茗柯"(茶树)自顾自地享受仙境般的快乐,而"燕幕"(燕子筑巢)却徒然哀叹着喧嚣的朝堂议论。这里用对比手法,茶树象征超脱,燕子象征忧国,反映诗人既向往隐逸又心系国事的矛盾心理。

"世儿"(世俗之人)对我的徘徊充满疑惑,而我看着坚贞的柏树只剩下光秃的枝丫。这两句写自己特立独行的处境,用"贞柏"自喻高洁品格,虽然被世俗不解,但依然保持气节。

最后两句意味深长:笼中的幼鹤斜眼望着外面,华表(宫殿前的石柱)旁的它在这深春时节,可还会思念家乡?以"笼中鹤"自比,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华表"典故暗含对仕途的疏离感,整首诗在优美的春景中寄托了诗人出世与入世之间的挣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