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送别二首 其一

朝回遇故人,微雨洒芳尘。
万井莺声满,千门柳色新。
明时登紫禁,失学叹青春。
每忆西斋夜,论文劝酒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在宫廷工作后偶遇老友的场景,充满了春日生机与人生感慨。

前四句是春日美景:雨后清晨,官员下班路上遇见老朋友,雨滴轻洒在芬芳的尘土上。整个京城都回荡着黄莺的啼叫,千家万户门前的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这里用"万井""千门"展现京城的繁华,"莺声满""柳色新"则生动呈现了春天的热闹与清新。

后四句转向人生感慨:在政治清明的时代能进入皇宫工作本是幸事,但诗人却为虚度青春、学问不足而叹息。最让他怀念的是和老友在西斋书房度过的夜晚,那时他们一边讨论文章,一边频频举杯畅饮。这里"明时登紫禁"与"失学叹青春"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学问的重视。

全诗通过春日偶遇老友的日常场景,巧妙交织了三种情感:对春天生机的喜爱、对仕途顺遂的感恩,以及对青春虚度的遗憾。最动人的是结尾处对秉烛夜谈、把酒论文的回忆,展现了知识分子之间真挚的友谊和对学问的热忱。诗人用最普通的送别场景,道出了许多读书人共有的心声:在功名与学问之间的挣扎,以及对知交情谊的珍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