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故人王南村副使忆雪楼诗喜闻其尚在广州遥寄

独卧罗浮巅,长忆寒门雪。
岂知万里心,空落峨眉月。
峨眉山月秋,照见南海头。
故人吟啸风飕飗,问胡不行为我留。
我家北海侧,雪花大如席。
偶来岭表游,亦作怀乡客。
作客何期与子逢,买舟疾下趁天风。
蜀江且愿持为酒,共醉海山明月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南方思念北方家乡的雪,同时意外得知老朋友也在广州的欣喜之情。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四句)写孤独思乡。作者独自躺在罗浮山顶,想念北方老家的大雪。他以为这份思念只能对着峨眉山的月亮倾诉,没想到月亮却照到了南海边(广州),暗示朋友也在南方。

第二部分(中间六句)写他乡遇故知的惊喜。秋天的峨眉山月光照到南海边,正好照见老友在风中吟诗。作者激动地问:你为什么不走?是在等我吗?接着解释自己本是北方人(北海指北方),家乡雪很大,来南方只是暂住,没想到会遇见你。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写相聚的畅想。作者说要赶快乘船顺风去找朋友,要用四川的江水当酒,和好友一起醉倒在海边的月光下。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江水当酒)表达重逢的狂喜。

全诗妙在:
1. 用"雪"和"月"串联起南北相隔的两个人,把思乡和友情自然融合
2. 从孤独到惊喜的情绪转折很生动
3. 最后想象共饮江月的情景,把友情写得浪漫豪迈

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在他乡偶遇故知的意外喜悦,以及"虽在异乡,但有知己相伴"的温暖感。就像现代人在国外突然遇见老家朋友,那种激动和亲切感是相通的。

赵执信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