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废弃公园的凄凉景象,通过今昔对比传递出时光流逝的伤感。
前两句"当年花草径,满目旧林亭"像两张对比照片:曾经开满鲜花的小路,如今只剩下破旧的亭台。诗人用"当年"和"旧"这两个词,瞬间拉开了时间距离,让读者感受到物是人非。
后两句"无复东山妓,空门苔藓青"更添寂寥:往日热闹的歌舞声消失了,只剩下长满青苔的冷清院落。"东山妓"借用历史典故(东晋谢安隐居东山时带的歌妓),暗示这里曾是繁华场所,如今却像寺庙般寂静。
全诗妙在"以景写情":表面写破败的公园,实际写人世的沧桑。青苔的绿色本应充满生机,在这里反而衬托出死寂,这种反差让惆怅感更强烈。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每个景物都在诉说"一切都过去了"的叹息,让读者自然体会到时光无情的哲理。
李公异
李公异,字仲殊,号后湖居士,丹阳(今属江苏)人(《至顺镇江志》卷一九)。今录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