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于秘丞赋瀑泉

大禹不知凿,来源亦自成。
色应怜众白,声合让孤清。
远势曾吞海,飞流欲喷鲸。
灵槎如可泛,天际问归程(清张美翊光绪《奉化县志》卷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道瀑布的美丽景象,让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1. 第一句“大禹不知凿,来源亦自成”说的是瀑布不是由人类(大禹,古代治水英雄)凿出来的,而是自然形成的。这里强调了瀑布的自然之美,不需要人工干预。

2. “色应怜众白,声合让孤清”描绘了瀑布的颜色和声音。瀑布的水色洁白,看起来很温柔,似乎在怜爱着周围的一切。而瀑布的声音清脆,和其他声音相比显得更加清冷、纯净。

3. “远势曾吞海,飞流欲喷鲸”形容瀑布气势宏大,仿佛能吞噬大海,水流急速如喷出的鲸鱼。这里的比喻非常生动,让人感受到瀑布的磅礴气势。

4. 最后一句“灵槎如可泛,天际问归程”表达了诗人对瀑布的向往。如果能乘坐一艘灵巧的小船,飘流在这瀑布之下,就可以向天边探寻归途了。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由和探索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瀑布的壮美和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探索生活的向往之情。

释延寿

释延寿(九○四~九七五),俗姓王,字仲玄(又作冲玄、冲立),号抱一子。馀杭(今浙江杭州)人。年二十八为华亭镇将时,弃吏出家。初礼龙册寺翠岩参禅师,寻谒天台山德韶国师,德韶一见而深器之。先住明州雪窦山。太祖建隆元年(九六○),吴越王钱俶请入居灵隐山新寺。明年,迁永明寺,居十五载。著述颇丰,有诗偈赋咏凡千万言,流播海外。高丽国王遣使赍书,叙弟子之礼。开宝八年卒,年七十二。赐号智觉禅师。徽宗崇宁间追谥宗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