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大仑山房

文笔峰前偃敝庐,衡茅寥寂野人疏。
山中叶落迷樵径,林下猿啼傍客居。
溪冷兰花愁欲佩,霜馀杮叶醉堪书。
弦歌更拟营三径,谁遣门前候鹿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林的文人秋日里的生活场景和内心感受,充满了宁静淡泊的意境。

开头两句写的是住所环境:在文笔峰前有一间简陋的茅屋,周围人烟稀少。这里"偃敝庐"、"衡茅"都是形容房屋的简朴,"野人疏"说明住在这里的人很少。

中间四句是具体景物描写:山中秋叶飘落,连砍柴的小路都看不清了;树林里猿猴啼叫,声音就在住处附近。溪水边的兰花因为寒冷显得忧愁,霜后的柿子叶红得像喝醉了酒,可以用来写字。这里用"愁"和"醉"把植物拟人化,让景物有了情感。

最后两句表达隐居的心愿:想要在这里过弹琴读书的隐居生活,修几条小路,等着有缘人乘着鹿车来访。"鹿车"是隐士常用的交通工具,代表来访的也是志同道合之人。

整首诗通过简朴的住所、幽静的山景、富有诗意的植物,展现了作者远离尘嚣、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中既有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也透露出些许孤独,但更多的是对这种清静生活的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