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哀悼晚清重臣张之洞的,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上联说的是张之洞对国家的重要性:
"您是朝廷的顶梁柱啊,本期待您推行宪政改革(垂远猷指长远谋划),可还没等到议会成立,您就和光绪皇帝(先帝)一样带着遗憾离世了。"这里既赞颂了张之洞的政治抱负,又惋惜他壮志未酬。
下联是作者自述与张之洞的关系:
"我是湖北(楚北)的一个读书人,曾因文章得到您的赏识。如今您虽已去世,但您树立的榜样仍在,我们这些后辈愿继承您的遗志,完成您未竟的事业。"表达了知遇之恩和继承遗志的决心。
全联的亮点在于:
1. 用"柱石"比喻张之洞的重要性,用"宪政垂远猷"点明他的政治理想
2. 把张之洞与光绪帝并列,突出历史遗憾
3. 通过个人经历(文章知遇)带出集体责任(吾党补功勋)
4. "同赍遗恨"与"欲尽功勋"形成悲壮与奋进的对比
这就像现代人悼念一位敬爱的领导:既追忆他的功绩,又痛惜他未完成的事业,最后表态要继承他的精神继续奋斗。既有个人情感,又有历史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