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米于人无应者①
同是穷途同作客,饱得烟霞煮得石。
但使清虚腹里存,诗瘦偏多新意格。
也知诗瘦恰随秋,高飞秋色入浯州。
苍狗浮云倏变幻,老我狂愚我自羞。
西山尚有中子在,周全应尽性天爱。
乃竟二饿千载垂,旅处寡亲益增忾。
我来避世如避秦,上下无交馈赠屯。
倘能屈曲为小贬,何妨白日竟骄人。
骄人者流世所敬,不辨笑邪反笑正。
大家势利正营营,谁向此中审⑴究竟。
昨夜梦中谁赠云,醒时拾得似纷纷。
人间世事尚难料,如何天上获相分。
感此高⑵谊思所报,木瓜何以投永好。
今日幼安固如何,却亦未曾除皂帽(江宝钗编校)。
但使清虚腹里存,诗瘦偏多新意格。
也知诗瘦恰随秋,高飞秋色入浯州。
苍狗浮云倏变幻,老我狂愚我自羞。
西山尚有中子在,周全应尽性天爱。
乃竟二饿千载垂,旅处寡亲益增忾。
我来避世如避秦,上下无交馈赠屯。
倘能屈曲为小贬,何妨白日竟骄人。
骄人者流世所敬,不辨笑邪反笑正。
大家势利正营营,谁向此中审⑴究竟。
昨夜梦中谁赠云,醒时拾得似纷纷。
人间世事尚难料,如何天上获相分。
感此高⑵谊思所报,木瓜何以投永好。
今日幼安固如何,却亦未曾除皂帽(江宝钗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在困境中的感受和思考,语言直白但情感真挚。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穷困中的自我安慰
开头说自己和对方都是穷困潦倒的"同路人",虽然吃不饱饭,但还能欣赏山水风光("烟霞"),煮石头充饥(夸张说法)。诗人用幽默的方式说:只要心里保持清高,写出来的诗反而更有新意。这里能看到他苦中作乐的态度。
2. 对现实的讽刺
诗中提到社会很势利,人们追捧"骄人者"(有权势的人),反而嘲笑正直的人。大家忙着钻营利益,没人关心真相。这些句子像匕首一样戳破世态炎凉,比如"大家势利正营营"这句,今天读来依然有现实感。
3. 用梦境表达渴望
最动人的是"昨夜梦中谁赠云"这段,说梦里有人送他云朵(象征关怀),醒来却空欢喜一场。用"天上云"和"人间事"对比,突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反衬出他对温暖的渴望。
4. 保持骨气的决心
结尾提到历史名人管宁(字幼安)即使落魄也不脱掉贫民的皂帽,其实是表明自己虽然穷,但不会为了讨好别人而改变操守。这种"穷也要有尊严"的态度很有感染力。
全诗的魅力在于:诗人把挨饿受冻的窘迫写得像聊天一样自然,既有"煮石头充饥"的幽默,又有"世人势利"的尖锐批评,最后回归到"做人要有骨气"的朴素道理。读起来像听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讲故事,苦中带甜,让人在笑声中感受到生活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