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道中云岩寺

山空小寺依嵌窦,日暖幽禽转好声。万个琅玕一茅屋,何当此处寄浮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寺图景,传递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前两句写景:空寂的山谷里,一座小寺嵌在岩壁间。阳光温暖,林间鸟儿发出悦耳的鸣叫。"嵌窦"形容寺庙像嵌在岩石缝隙里,显得小巧而隐秘;"幽禽好声"用声音反衬出山中的静谧,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

后两句抒情:眼前是成片的翠竹("万个琅玕"指竹林),竹林间只有一间茅屋。诗人不禁感叹:真想在这里度过余生啊!"浮生"指漂泊不定的人生,与安稳的茅屋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全诗用"小寺""茅屋"等朴素意象,搭配"日暖""鸟鸣"的温馨细节,营造出令人放松的画面。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把自然美景与人生追求自然融合,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放下烦恼、归隐山林"的冲动。这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正是现代人高压生活中同样渴望的。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