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显公房寓泉窝

满道清阴绿树遮,肩舆坐我胜乘车。
僧头似雪逢应晚,山价如金欲敢奢。
一榻此堂真有否,百年吾道果非邪。
不须更索行窝记,击壤歌中日未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僧人显公时的所见所感,充满闲适自得的田园趣味。

前两句写路上绿树成荫,诗人坐着简易轿子(肩舆)比乘车还舒服,透露出悠然自得的心情。"僧头似雪"用白发形容老僧的高龄,暗含敬意;"山价如金"说山中清净难求,但自己还是奢侈地来享受这份宁静。

中间四句是诗人与显公的对话:问老僧是否真能在此安住(一榻此堂),又自问毕生追求的理想(吾道)是否正确。最后两句最妙:诗人说不用写什么游记(行窝记),因为在这击壤而歌(古代民歌)的田园生活中,连太阳都舍不得落山,暗示这样的时光太美好,根本不需要刻意记录。

全诗用最朴实的语言,把访友、赏景、悟道融为一体,展现了古代文人向往的"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日未斜"的细节,把美好时光的流逝都写得温柔起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