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大梁相公同张员外重九日宴集

重九思嘉节,追欢从谢公。酒清欺玉露,菊盛愧金风。
不待秋蟾白,须沈落照红。更将门下客,酬和管弦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为了应和上司(大梁相公)和同僚(张员外)在重阳节宴会上所作的诗。全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欢乐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喜爱和对上司的敬重。

首联“重九思嘉节,追欢从谢公”直接点明主题:重阳节是个美好的节日,诗人追随上司(谢公代指大梁相公)一起欢庆。这里用“谢公”典故,既显示尊重,又暗示上司的文雅风范。

颔联“酒清欺玉露,菊盛愧金风”用对比手法写宴会的奢华:酒比秋天的露水还要清澈,菊花盛开得让秋风都自愧不如。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比喻,把酒和菊写得格外美好,烘托出宴会的热闹气氛。

颈联“不待秋蟾白,须沈落照红”写时间流逝:还没等到月亮升起(秋蟾白),就要先享受夕阳的红霞(落照红)。这里既写宴会从白天持续到傍晚,又暗含及时行乐的意思。

尾联“更将门下客,酬和管弦中”写宾主尽欢:在音乐声中,门下宾客们互相唱和。最后两句把宴会推向高潮,展现了文人雅集的典型场景。

全诗语言明快,用典自然,通过酒、菊、夕阳、音乐等意象,生动再现了唐代官员重阳宴饮的场景。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描写,展现了唐代文人既追求生活情趣又注重社交礼仪的特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