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院书阁

门巷蓬蒿一尺深,小轩岑寂似山林。
鸟声落枕有高下,山色阅人无古今。
客里三年侵老境,床头一易浣尘襟。
晚凉痴坐忘言里,满地西风白玉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住在幽静书阁中的生活画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写书阁周围的环境:门前巷子里野草长得有一尺高,小小的书阁安静得像在山林里一样。这里用杂草丛生和山林般的寂静,烘托出一个与世隔绝的清净之地。

中间四句是精彩的部分:枕边传来忽高忽低的鸟鸣,窗外的山色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却不管他们是古人还是今人。这里用鸟声的"高下"变化对比山色的"古今"不变,形成巧妙的对仗。后两句写自己作客他乡三年,渐渐感到衰老,只有床头的一卷书能洗涤尘世的烦扰。

最后两句写傍晚乘凉时发呆的场景:作者静静地坐着,什么也不想说,看着西风吹落满地的白玉簪花(一种白色花朵)。这个结尾很有画面感,用"痴坐"和"忘言"表现出超然物外的状态,而"西风"和"落花"又暗含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

全诗通过宁静的环境描写和细腻的生活感受,展现了文人追求精神自由、超脱尘世的情怀。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平凡生活中发现诗意,在寂静处感受时光流动的细腻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