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士先生有诗贺伯父致仕用韵奉答
奎光夜向金陵见,学士声华劳圣眷。
江南草木亦知名,不独文人求识面。
祠臣自古号仙官,留都更与仙官便。
禁鼓何妨朝卧稳,名山一任春游遍。
乐极惟愁儿辈觉,赋成不托乡人荐。
长安见日未忘情,杞国忧天时动念。
诗谏应陈创缔难,笔诛肯代奸谀传。
冷语冰人殊不畏,热官炙手谁能羡。
先生有似东坡老,峨嵋也近西充县。
奇才昔感先皇知,久次宜联浴堂殿。
带看腰下始生花,玉在璞中羞自衒。
我嗟蒿倚失长松,史局相望却生怨。
代言自合应时须,莲炬重来还燄燄。
试看花骥发谁迟,暮刷不教驽足先。
庐州别驾亦小坡,便亲少慰看云愿。
家庭倡和有新诗,寄我时封两三段。
江南草木亦知名,不独文人求识面。
祠臣自古号仙官,留都更与仙官便。
禁鼓何妨朝卧稳,名山一任春游遍。
乐极惟愁儿辈觉,赋成不托乡人荐。
长安见日未忘情,杞国忧天时动念。
诗谏应陈创缔难,笔诛肯代奸谀传。
冷语冰人殊不畏,热官炙手谁能羡。
先生有似东坡老,峨嵋也近西充县。
奇才昔感先皇知,久次宜联浴堂殿。
带看腰下始生花,玉在璞中羞自衒。
我嗟蒿倚失长松,史局相望却生怨。
代言自合应时须,莲炬重来还燄燄。
试看花骥发谁迟,暮刷不教驽足先。
庐州别驾亦小坡,便亲少慰看云愿。
家庭倡和有新诗,寄我时封两三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名为马学士的先生的,他在致仕(退休)之际,有友人作诗祝贺,诗人便用同样的韵脚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慨。
首句“奎光夜向金陵见”描绘了一幅夜晚奎星辉耀,照耀金陵的景象,寓意着马学士的名声如奎星一般耀眼。“学士声华劳圣眷”则是说,作为学士的他,受到了皇上的恩宠。接下来,诗人提到江南的草木也很熟悉他,不仅仅是文人学者们希望认识他,表明他的声望已经超越了文人圈,流传很广。
“祠臣自古号仙官,留都更与仙官便”这两句提到,古代的祠臣(祭祀之官)被称为仙官,而南京作为留都(明朝的京城),对于仙官来说更加方便。这里用了“仙官”这个比喻,暗示马学士如同仙人一般受到尊敬。
“禁鼓何妨朝卧稳,名山一任春游遍”表达了尽管统治者规定了严格的作息制度,马学士也可以享受悠闲的生活,甚至可以游玩名山。“乐极惟愁儿辈觉,赋成不托乡人荐”则是说,虽然生活得很惬意,但诗人也担心儿子们会不知道他写的诗。“长安见日未忘情,杞国忧天时动念”这两句传达了即使远离朝廷,诗人仍然牵挂着国家和民众的安危。
“诗谏应陈创缔难,笔诛肯代奸谀传”表明诗人认为用诗歌来劝谏和批判是艰难的,但又是必要的。“冷语冰人殊不畏,热官炙手谁能羡”这两句是说,诗人并不怕言辞尖锐,冷语如冰,而那些热衷于官场的人,谁又不羡慕呢?
“先生有似东坡老,峨嵋也近西充县”是将马学士比作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暗示他才华横溢,同时也说明他生活的地方附近有峨眉山。接下来几句诗人表达了对马学士的敬仰和期待,以及自己对于身边的人和环境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对马学士高尚品德和才华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某些现象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