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菊花为主题,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典故展现了菊花的魅力与品格。
前四句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菊花的形象:像小伞一样圆圆的绿叶,明艳的黄色花瓣如同帝王衣袍。翠绿的叶子在寒霜中更显精神,繁密的花朵沾着露水散发幽香。这里通过"青盖""御袍"的比喻,既写出菊花的形态,又赋予它高贵的气质;"凌霜""浥露"则突出菊花不畏严寒的特质。
后四句转入抒情,借用两个历史典故:陶渊明在北窗下饮酒赏菊、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躬耕陇亩"的淡泊生活。诗人通过"追""记"二字,表达对这两位高士的追慕。最后以"采菊东篱""行歌草堂"的闲适画面作结,展现了自己向往隐逸、与自然为伴的情怀。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既有对菊花外在美的描绘,又通过历史典故赋予菊花高洁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追求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理想。最妙的是将菊花与酒、与隐士生活联系起来,让读者感受到赏菊不仅是看花,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