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亭的宁静画面,同时暗含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前两句写兄弟情谊和志向:兄弟间互相激励要变得强大,就像南山的雾气虽然暂时遮蔽了景色,但掩盖不了内在的光芒。这里用"晦文章"比喻暂时的困境或低调状态。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景物表达心境:诗人躺在江亭,听着风吹竹叶的声音也不嫌吵;朋友间妙语连珠的谈话,让人心肠再硬也会被感动。接着描写江亭建筑(碧瓦红檐)的庄重和周围紫兰、红叶的萧瑟,形成冷暖对比,暗示繁华与凄凉并存的人生常态。
最后两句以渔舟和月光收尾:渔舟离开后,暮色降临,月光洒在江面,波光粼粼像打碎了夜光。这个"碎"字用得巧妙,既写月光映水的视觉效果,又暗含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伤。
全诗通过江亭秋景的层层铺陈,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既能享受兄弟情谊、自然美景,又能坦然面对人生起落。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强,在宁静中透出哲理思考。
释绍嵩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