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夜坐

江树花开午夜春,绿香吹散隔帘云。
吟诗思苦家人骂,捣药声高邻舍闻。
惟有工程餐白术,亦无心事对红裙。
消愁且喜楼西畔,明月一池蛙乱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中诗人夜晚独坐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幽默感。

前两句写景:江边树上春花在午夜绽放,绿色的花香像云一样透过窗帘飘进来。这里用"午夜春"的独特时间感,配合"绿香"这个通感式的描写,营造出静谧中带着生机的春夜氛围。

中间四句生动记录了病中生活: - 诗人苦吟诗句时被家人嫌弃("骂"字特别接地气) - 捣药声太响被邻居听见(可见病得不轻) - 只能按医嘱吃白术调养("工程"一词用得俏皮) - 连打扮见姑娘的心情都没有了("红裙"代指女性)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虽然生病烦恼,但幸好楼西边有明月池塘,蛙声热闹。这里"乱喧"的蛙声反而成了慰藉,显示出诗人苦中作乐的豁达。

全诗妙在: 1. 把生病的苦闷写得趣味横生,比如家人骂、邻居嫌这些生活细节 2. 用"红裙""工程"等通俗比喻冲淡了病痛主题的沉重 3. 结尾的蛙声喧闹与开头的花香静谧形成有趣对比,展现诗人随遇而安的心态

就像现代人发朋友圈自嘲生病经历,既写实又带着幽默,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感受到生活的小确幸。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