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主人为崔某赋

南海畸人巢许侣,分甘老作南山主。
南山兀立当宾墀,终日相看若相语。
有时倒卧酒中尊,吞入吟肠不枝柱。
分将清涧循阶除吐出白,云随杖履松风摵。
摵鬓丝寒洗尽耳,根尘几许四时馈。
问更慇勤笋籁椰,浆石钟乳幽林啼。
鸟奏仙音回风吹,花舞天女南山之。
乐乐无央俛仰,悠然小天宇。
岁寒心事镇不移,何许形骸分尔汝。
君不见世间宾主情姁姁,多趋富贵欺贫寠。
挥毫便写绝交书,只与南山常作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南山的主人(崔某)超脱世俗、与自然为伴的闲适生活,同时暗讽了现实中趋炎附势的人际关系。

核心内容解析:

1. 隐士形象:
开篇用“南海畸人”(不合世俗的奇人)和“巢许侣”(上古隐士巢父、许由的同伴)形容崔某,强调他选择隐居是主动追求自由。他像南山一样挺拔孤傲,终日与山“相看相语”,把山当知己,甚至幻想把山倒进酒杯吞下——这种夸张手法生动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

2. 隐居生活细节:
- 自然馈赠: 清涧流水、白云缭绕、松风飒飒,这些景物通过“分将”“吐出”等拟人化描写,仿佛主动与主人互动。
- 饮食起居: 喝椰浆、品石钟乳(钟乳石上的水滴),听鸟鸣如仙乐,看落花似天女起舞——用神话比喻突出隐居生活的仙逸之趣。

3. 精神境界:
“岁寒心事镇不移”化用“松柏后凋”的典故,表明主人像松柏一样坚守本心;“形骸尔汝”指主客不分彼此,暗含庄子“物我两忘”的哲学,展现彻底融入自然的状态。

4. 现实讽刺:
结尾突然转向现实对比:世人对待宾主关系“姁姁”(虚伪热情),只巴结权贵、欺负穷人。诗人愤然表示要写“绝交书”,只愿与南山为伴,用决绝态度批判势利的社会风气。

艺术特色:
- 虚实结合: 吞山、白云吐纳等想象与真实景物交织,营造奇幻感。
- 对比强烈: 前文隐居之乐与结尾世俗之丑形成巨大反差,强化批判效果。

现代启示:
诗中“与自然为友”的生活态度,对现代人缓解焦虑、寻找精神归宿仍有启发;而对虚伪人际关系的揭露,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