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鸳鸯圹

血溅良人墓,婵娟事可伤。
阖庐无此剑,紫玉不成香。
侠烈光吴岳(梁张种常称虎丘为吴岳之神秀。),流传自野王(陈顾野王有《虎丘山序》。)。
千秋莲沼上,人见紫鸳鸯。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背景在苏州虎丘(诗中称"吴岳")。全诗通过几个关键意象层层递进:

1. 悲剧开端:开篇直接描写"血溅良人墓"的惨烈场景,一位女子为殉情而亡。用"婵娟"(代指美女)点明主角身份,"事可伤"奠定全诗哀伤基调。

2. 典故对比:借用吴王阖闾的宝剑传说(暗指虎丘剑池)和"紫玉成烟"的典故(吴王女紫玉为情化烟的故事),说"这些都比不上眼前这场殉情的壮烈",突显故事的震撼性。

3. 地域特色:通过梁代张种、陈代顾野王两位文人对虎丘的记载,将个人悲剧与虎丘千年人文历史联系起来,赋予地方传说新的内涵。

4. 永恒意象:结尾用"莲沼"(可能指虎丘景点)和"紫鸳鸯"的意象,将短暂的悲剧升华为永恒——后人看到的不仅是爱情悲剧,更是生死相随的象征。

全诗最动人的是将个人情感与地方风物、历史传说完美融合。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血溅""剑""紫玉""鸳鸯"等具象事物,让读者自己拼凑出一个为爱殉身的刚烈女子形象,以及她与爱人化作鸳鸯的浪漫想象。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比直白的爱情宣言更有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