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薛畏斋先生祠堂前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时光变迁的感慨和对先贤的敬仰。
开头两句写作者看到祠堂周围荒凉的景象,想象先生如果看到也会感到悲伤。这里用"荒郊"和"怆然"营造出一种凄凉氛围。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将先生生前的功绩与现在的荒凉形成强烈反差。"当年乾净地"指先生生前清廉正直,"此日奈何天"则感叹世事无常。"勋业垂江上"说先生的功绩本应流传后世,但"沧桑又变迁"暗示岁月无情,一切都改变了。
最后两句是情感的升华。作者以"后死者"自居,表达了对先生的深切怀念。"泪洒墓门烟"这个画面感很强的描写,把哀思之情具象化,让读者能感受到那份沉痛的缅怀。
整首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通过对祠堂荒芜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当年"与"此日"、"勋业"与"沧桑"的对比,以及结尾的泪水与墓烟,都让这首诗充满了时空交错的历史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