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影娥池面碧溶溶,荡桨佳人夕照中。
云髻不饶荷叶绿,罗裙未减石榴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夕阳下泛舟的唯美画面,用生动的色彩和比喻展现了少女的灵动之美。

前两句写景:池水像融化了的碧玉般清澈荡漾,少女划着小船穿行在夕阳的柔光里。"碧溶溶"三个字让读者仿佛能看到水波流动的光泽,"夕照"为画面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滤镜。

后两句聚焦少女形象:她的发髻比荷叶还要乌黑浓密("不饶"是"不输给"的意思),火红的裙子比石榴花还要鲜艳。这里用荷叶的绿和石榴的红形成强烈色彩对比,突出少女的青春活力。诗人没有直接描写容貌,而是用自然景物衬托出少女的明媚动人。

全诗就像一张用文字绘制的明信片:碧水、红裙、夕阳、小舟,四种元素构成鲜活的动态画面。最妙的是"云髻"与荷叶、"罗裙"与石榴的巧妙联想,既写出少女装扮的精致,又让自然景物和人相互映衬,传递出无忧无虑的游乐心情。

张公庠

张公庠,字元善。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两宋名小集》卷三二三《张泗州集》序)。嘉祐八年(一○六三)为秘书省著作佐郎(《临川先生文集》卷五一《奏举人张公庠著作佐郎制》)。哲宗元符元年(一○九八)知晋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三年,徙知苏州(明正德《姑苏志》卷三)。又知邛州(《能改斋漫录》卷一六)。晚年提举南京鸿庆宫。有《张公庠宫词》一卷。张公庠诗,据汲古阁影抄宋书棚本《张公庠宫词》、《四库全书》本《张泗州集》以及《能改斋谩录》所录,合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