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第一人称"妾"(古代女子谦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个贫苦女子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
前两句"一尺绢"和"身上衣"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女子的贫穷——她全部的财产就是身上这件粗布衣裳。"清溪蒲"指用溪边蒲草编织的扇子,这是她唯一的随身物品,既实用又象征着她的勤劳。
中间四句用"朝...暮..."的句式,描绘她从早到晚的劳作:清晨去麦田,傍晚打水回家。这种重复的日常暗示着生活的艰辛与单调。
最后两句最有深意:虽然路上人人都看她,但她始终低垂眉头不让人看清面容。这里透露出两种情绪:一是作为贫女的卑微,不敢直视他人;二是保持着女性的矜持与尊严,不愿轻易展露真容。
全诗通过一把蒲扇带出一个贫苦女子的完整形象:物质匮乏但心灵手巧,地位卑微但自尊自爱。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让读者看到古代底层女性坚韧而含蓄的生命力。那把自制的蒲扇,既是她劳作的工具,也象征着她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