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邹毅仁书剑图

学书差足记姓名,学剑无过一人敌。
英雄竟以成败论,二语千年供指摘。
我持此论君勿疑,潦倒粗言身所历。
方当出游气盛壮,逸足谁堪受羁靮。
有文曾诩吊战场,有力能誇控鸣镝。
蹉跎祖逖难着鞭,烂熳陈琳徒草檄。
收身十载赴场屋,往往雄风避雌霓。
眼看骐骥尽先登,驽钝悲嘶仍皂枥。
天涯行旅惯黑瘦,世上男儿多白晰。
读书击剑两无成,邓禹笑人终寂寂。
子才去我固十倍,射扎穿杨准悬的。
胡为垂翅亦䙰褷,予美谁侜邛有鹝。
三年奏牍困方朔,五十吟诗笑高适。
马应换妾刀赠人,龟手如何学絣䌟。
薄田可耕池可钓,良耜畟畟竿籊籊。
还君此画一展然,寒尽知年不须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的自嘲之作,通过对比"学书"(读书)和"学剑"(习武)两种人生选择,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闷。全诗用大白话可以这样理解:

开头四句像在说风凉话:读书写字不过能记个名字,练武顶多打赢一个人,可世人偏偏用成败论英雄,这种偏见千年不改。

接着诗人用自身经历解释:年轻时意气风发,文章能写战场檄文,武艺能射响箭,结果像祖逖(东晋名将)那样蹉跎岁月,像陈琳(建安七子)那样白写文章。考了十年科举,总被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抢先。跑江湖晒得黝黑,反被白面书生看不起。

中间用邓禹(东汉开国功臣)反讽自己一事无成,夸朋友才华横溢却同样落魄。像东方朔苦等三年不见重用,像高适五十岁还在写诗。最后自暴自弃说不如卖马赠刀,回家种地钓鱼。

结尾最妙:把画还给朋友时突然笑了——就像冬眠的动物不用看日历也知道春天来了,暗指困顿终会过去。全诗把读书人的酸楚写得淋漓尽致,但最后这个"寒尽知年"的比喻,又透出中国文人特有的豁达。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